几乎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颗“千年莲花的种子”,只是滋养它绽放的智慧,各有不同。
初遇《安的种子》时,我并未急于讲给孩子听,而是在寂静的夜晚,轻轻翻开书页,先读给自己。这本关乎品格养成的绘本里,三个小和尚——本、静和安,用各自的方式播种那枚“穿越千年的莲种”,最终收获了截然不同的结局。看似简单的寓言,却蕴藏着智慧最本真的模样。
本急不可耐,一心想抢头功,不顾寒风凛冽,将种子埋在雪地,种子最终没熬过酷寒;静小心翼翼,把种子种在金盆里,藏进暖室隔绝自然,种子反倒在精心的“呵护”中悄然枯萎;唯有安,不慌不忙地守着时节流转,日子照过,直到春风拂过,天气暖和,才将种子种在池塘的一角,终于在盛夏时节等来满池莲开。原来,真正的等待,原是这般顺应时序的从容。
孩子天性里藏着对动物的喜爱,家里除了房檐下每年准时到来的三窝燕子,还有一只名叫花花的兔子,两只绒毛未褪的小鸡仔。小家伙们初来乍到,孩子自然张罗着安置新家、科普饮食、关注气候……自从小兔子来到家里,孩子总会瞪着圆眼睛追着家人手中的西瓜、桃子,念叨着:“留点,留点呀,不用啃得那么干净……”只为多留一些甘甜投喂笼子里的兔子花花,甚至盼着哪样水果稍不新鲜、哪种蔬菜微微打蔫,那都是给小家伙们的“特供”。今年新收的麦子,筛出饱满的麦穗,便成了小鸡仔的主食。孩子每日在重复着看似简单的事,眼里的欢喜却满得快要溢出来。在他纯真的世界里,从没想过要小动物们“成龙成凤”,只纯粹地欢喜于兔子长胖了、看见投喂会跳起来打招呼;小鸡仔长出花纹羽毛、叽叽喳喳叫不停……这份不经雕琢的耐心,恰是等待最本真的模样。
前些天,我陪奶奶去老城种子公司买蔬菜种子、肥料。前阵子雨水较少,气候干燥,奶奶仅播种了些耐旱的蔬菜。近日听预报有雨水来临,年迈的她竟像个孩子般欣喜,拉着我再去补些菜籽。店家的菜籽袋上,照例标着每种蔬菜籽的种植时节,奶奶凑上前,认真地记着、问着,眼里仿佛已映出满架的黄瓜,红透的西红柿,油绿的青菜,越想越有劲头。回到家,奶奶将菜籽按播种时间一一排好,备好锄头,望着天边漫过来的云,静待雨水前的播种。这份静待果实漫上枝头的安然,恰是对自然的遵循和敬畏,对收获的期待和笃定。
这世间的节奏总被催促着向前,连枝头抽芽的轻响,都容易被匆匆步履淹没。可你瞧,无论是深藏的种子,还是檐下新燕,或是田埂间的菜苗,无不写着独属的时序,在光阴里慢慢舒展。最深的滋养,犹如孩子对待小动物的耐心与平和,奶奶尊重自然播种的安然,也是安不慌不躁、怀揣希望的从容……那陪伴一段稚嫩的成长,何尝不是一场“等一朵花开”的修行?
()
|
陕公网安备 61058102000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