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春节是过年的开始,那么元宵节就是过年的结束;如果说春节注重家庭的祥和与团圆,那么元宵节更注重社会化、全民化的热闹和团结。相比春节期间忙忙碌碌的家庭小聚,我更喜欢元宵节的热闹非凡、其乐融融的大团圆的欢乐氛围。
对元宵节的喜爱,从小时候就开始了。记得小时候,平常人家几乎初六之前就走完了所有的亲戚,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解脱,终于不用与那些学霸们比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也不用羡慕那些父母心尖上的小伙伴整天穿上新衣服走亲戚,大家都从过年的氛围中走了出来,一切回归平常。因为这个时候大地还未苏醒,麦子还未拔节,农家人也有时间搞一些简单的娱乐活动,也是我记忆中一年到头大人和小孩都能毫无顾忌地一起玩、一起开心的独有时光。
从初六开始,我们镇上各村的传统社火表演相继开始组织,东街的芯子,南街的腰鼓、西街的走马是大家每年挤破头都要看的表演。东街的芯子以高、多、小出名。多么高?凡是有电线的路段不去。多么多?一台芯子有时能一次装30多个小孩。多么小?立芯子小演员最大6岁,最小两岁。那时候只要有东街的芯子,人们就会从周围各乡镇赶来,周围的村庄更是名副其实达到万人空巷。南街的腰鼓重在花式表演,排着长队的大姑娘们(我当时很小,可能她们当时也就十来岁)穿上红颜色的秧歌服,在统一的指挥下,敲着、跳着,时不时变换着队形,当时给人的感觉不亚于现在电视上所看到的精妙绝伦的舞蹈,着实让那个年代缺乏娱乐节目的农家人们一饱眼福。西街的走马更应该叫跑马,是一种马一样的道具。由一群10岁左右的小孩子表演,他们有时化装成杨家将、有时化装成王朝马汉,只要是经典秦腔曲戏的角色,都可以是他们走马队的人物。走马表演一般都在晚上,一个小伙子提着马灯跑在前面,走马队伍跑在后面,每匹马上都有铃铛,跑起来铃铛叮铃声不断,马上的亮晶晶装饰随着小演员的飞快跑动形成一条飞舞的银蛇,在马灯的带领下肆意驰骋。那气势比起现在电视剧里展现的万马奔腾场面更让人更有感触。每当正月十五过后,各地的社火表演都会成为农家人餐桌上、地头上的热议话题,是人们一年中最津津乐道的谈资。
不过很遗憾,听老人讲,随着社会的发展,那些社火表演现在只能是回忆了,现在年轻人过了初六几乎都进城务工,有的举家住进了城里,立芯子没有那么多小孩、腰鼓队也没有那么多姑娘、跑走马没有得力的领跑者。但我也坚信,总有一天,这些传统的社火表演一定会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以更加完美的姿态和惊人的表现展现在我们面前。
上学之后,在古代文人的诗词引导下,更加深了我对元宵节的喜爱,他不光是个全民狂欢节,也制造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营造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勾画了“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的美好,抒发了“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的思念……这个没有任何寓意的节日,却被人们寄予了各种美好和希望。
我爱元宵节,爱这春节后的第一个团圆日,在那个月圆、灯圆、家家共团圆的美好节日里,祝愿,你愿、我愿、愿愿称心。
()
|
陕公网安备 61058102000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