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是收割与播种的季节,也是校园人潮涌动的开学季,伴随着一个个走进校园、坐进教室的身影,教师节也迈着轻盈的脚步缓缓走来。每当这个时刻,我都会想起母亲密密麻麻写满字的语文教学课本。
我的母亲是一名常年带初三毕业班的语文老师。从我很小的时候就总能看见母亲埋头在书桌上准备第二天讲课内容的画面。初中后,我曾不解地询问忙碌在书桌前的她,“这么多年课本也没变过,每学期都要重新备课,要讲的内容反正都一样,这样做不累吗?”母亲诧异地看了我一眼,思索了会,才抬头笑着对我说,“儿子,你也上了这么多年学,每年你身边的同学学习水平都一样吗?课本内容是固定的,但教学要根据不同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去准备,死板的教学能带好学生吗?”
“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在不断的成长中,我逐渐体会到这句话对于一名教师的重要性,也意识到母亲常年带着初三毕业班语文课的原因。直到现在,每当想起母亲认真备课的画面、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着讲课内容的语文课本,以及那奋笔直书在书桌上的身影,我的内心都会不由自主地涌现出一股昂扬向上的斗志。我也才慢慢明白,母亲之所以那么认真回答我的疑问,是在教育我要“做一行、爱一行”,哪怕是工作中反复做的同一件事,都要认真细心地去干,只有精雕细琢的事情才能干好。
这就是关于母亲语文课本的故事,写满在课本上的文字也许很普通,但在我眼里它是一首充满寓意的散文诗,诗里充满着千千万万教师对学生、对教学内容认真以待的态度,诗里蕴含着千千万万教师对于有教无类教学精神的不懈坚持,诗里更是包裹着千千万万教师对自己学生的爱意与无限期许。属于这本语文课本的故事仍将持续,属于教师们的散文诗也永远不会停止书写,因为教师何曾停止过教书育人的步伐。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教师们谆谆教导的努力,激励着无数人始终怀揣着对知识的尊重与热爱,点燃了莘莘学子走向社会实现梦想的火种。母亲写满文字的语文课也不断鞭策着我向更好的自己进步,鼓励着我将奋斗的汗水挥洒在钢城炙热的土地。
()
|
陕公网安备 61058102000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