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争头彩,奋进创佳绩。
近日,多家钢铁企业纷纷传出喜讯,具体情况整理如下——
宝钢股份

近日,塔里木盆地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宝钢股份自主研发的BG155V高强高韧高气密性套管,作为完井管柱,在该盆地某特深复杂探井中成功入井并到达指定位置。此探井完钻垂直井深超过10900米,是目前世界第二、亚洲第一深直井,这一成果标志着宝钢石油套管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也创造了国产套管下井深度的新纪录。
据预估,塔里木盆地8000米以深地层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然而,受油套管及钻井装备等因素限制,这些资源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勘探与开发。该井作为中国首口完钻井深超万米的风险探井,承载着从万米深全新地层中探寻油气的重大使命。超深层地质构造极为复杂,9300米后,井底温度已然超过180°C,并在万米之下近200°C,超过了大部分入井材料的温压极限,对石油套管的各项性能和可靠性提出了极高要求。

宝钢股份充分发挥在石油套管制造与产品研发领域的优势,从项目伊始便积极组织产销研团队,全程深度参与钻井方案论证、井身结构和管柱结构设计以及配套选材工作,并针对性地设计开发了专用套管。钢管条钢事业部作为石油套管的设计制造主体,精心制定了专用制造工艺流程和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前期通过科学合理的性能评价试验,充分保证套管产品性能和质量能够完全适应井下恶劣工况对材料的严苛要求。同时,制定专门的下套管作业流程,选派技术精湛的服务人员前往井场,提供24小时跟井服务。面对气温异常偏低、作业难度大等重重困难,团队毫不退缩,最终确保套管顺利入井到位。
展望未来,宝钢股份将继续积极履行央企责任,充分发挥研发和制造优势,有针对性地研发更多性能卓越、质量可靠的高性能油套管产品,为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成套解决方案,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更多力量。
首钢京唐
近日,首钢京唐生产的超高强海工钢用于迪拜干船坞世界公司(Drydocks World)5000吨固定臂架起重船项目。该船交付后,将成为波斯湾及非洲地区同类型中最大的起重船,将显著提升该区域的重型吊装能力,这也标志着首钢京唐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效果图
据悉,该起重机为迪拜干船坞世界公司5000吨固定臂架式起重船项目的起重设备,主钩5000吨吊高120米,副钩600吨吊高180米,配备锚泊定位系统,适用于海上模块安装、海上风电安装、桥梁吊装以及大型工程船舶总装等多种工程项目。
本次供货采用EVI服务模式,根据客户需求,首钢京唐与技术研究院通过技术创新,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减轻海洋工程结构重量,同时又增加结构整体安全性。此次生产的ABS/EQ70超高强海工钢具有厚度大、宽板幅的特点,突破了高强度大厚度钢板的强韧性匹配和内部质量的技术瓶颈,最大厚度达130mm,实现了超高强海工钢供货厚度的新突破。

期间,首钢京唐制造部、中厚板事业部、钢轧作业部、质检监督部、销售管理部、技术中心与首钢技术研究院、股份营销中心等单位高效协同,针对该订单规格尺寸,优化铸坯设计和轧制规程,同时根据产品厚规格超宽幅的特点,优化轧制和热处理工艺,保证产品的强韧性能,最终成功生产出尺寸、性能、表面质量等均满足用户和标准要求的产品,保障了从合同组织到产品交付的全流程优质服务。此次合同的快速交付,体现了首钢京唐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及智能制造、快速精准交货的能力。
目前,首钢京唐中厚板通过了ABS、BV、CCS、DNV、KR、LR、NK、RINA、RS九国船级社认证,最高强度级别690MPa,质量等级达到F级,最大厚度130毫米,交货状态涵盖控轧、正火轧制、正火、TMCP和调质。近年来,首钢中厚板船板应用于亚洲最大的深海智能网箱“经海001号”、亚洲首制海上风电运维母船“至臻”和“至诚”号、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等重点工程项目。此单合同是中厚板产线顺利通过美国船级社海工钢船规认证后的又一重大突破,拓宽了首钢京唐海工钢产品的接单能力,对改善宽厚板的品种结构、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钢铁
不久前,我国首座大型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轮在南通出坞,标志着我国自主建造的最大吨位、最大储气量的新型海上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已基本完成。南钢所供碳锰低温钢占有较大比重。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展示了我国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的强大实力,也彰显了南钢在新材料研发和生产中的卓越贡献。

该装置是专为国外某知名油气巨头集团量身打造,其垂线间长达350米,型宽60米,型深35米,建成后将部署于刚果(布)离岸约50公里、水深约30米至50米的海域。满负荷状态下,每天可从附近气田接收约3.8亿立方英尺(约合1076万立方米)天然气,堪称船舶海工行业“皇冠上的新明珠”。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轮作为一种浮式液化天然气处理平台,能够在远离陆地的海域直接将开采出的天然气液化并储存。其具有开发周期短、投资成本低、产能利用率高、灵活性强等优势,是海洋工程装备中最复杂、造价最高、附加值最大的产品之一。在这其中,南钢提供了大量的高质量碳锰低温钢板,为装置的建造提供了坚实的材料保障。
针对此次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对钢板耐低温及安全性能等极高要求,南钢从原材料选择到生产工艺控制,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出厂的钢板均达到精品标准。正是这种对质量的极致追求,使得南钢能够高效高质量地完成供货任务,为装置的顺利建造提供了有力支持。

作为在绿色环保能源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南钢在碳锰低温钢的研发和生产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南钢在国内率先攻克碳锰低温钢的生产技术瓶颈,填补了市场空白,极大程度上改善了碳锰低温钢长期依赖进口的现状,实现国产代替进口。目前,南钢已经通过了13家船级社的认证?。这些船级社包括中国、美国、法国、挪威、德国劳氏船级社等?。南钢在船舶与海工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应用。主要优势产品包括船舶用钢,并且与国内外知名船舶海工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覆盖了集装箱船、滚装船、豪华游轮、风电吊装船、LPG、LEG等全系列船舶?。
此次大型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轮的顺利出坞,不仅是对南钢在船舶高端市场认可度的一次极大提升,更是南钢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号召、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标志着我国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未来,南钢将继续加大在绿色环保能源领域的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为全球航运业的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湖南湘钢

近日,应用了湘钢超高强耐磨船板AB/AQ98的20000吨转载驳“MINRES ROSILY”轮顺利签字交付,实现了该船板的国内首次应用。这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湘钢在特种钢材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悉,“MINRES ROSILY”轮主要用于将码头铁矿石转运至大型远洋矿石运输船,服役环境特殊,采用的钢板必须同时具有超高强度和高耐磨性。湘钢凭借全球一流装备、强大的研发能力、迅捷的交付能力,获得了该系列船舶项目的全部订单5000吨,产品得到了客户高度评价。

近年来,湘钢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提升冶炼技术,成功研发出系列高端船用钢板,获多国船级社认证,屡屡建功国家重大船舶建造,为我国船舶工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