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是一种健康、愉快的情绪。这种情绪,能使人心胸舒畅,能使人消除疲劳,能使人排解忧愁,能使人减缓压力,能使人充满自信。
人人都向往快乐,个个都渴望快乐,你可知道快乐究竟从哪里来?
快乐从工作中走来。近代文学家梁启超说:“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乐业是人生更高的境界和价值。一个人对所从事的工作不用心,得过且过,马马虎虎,就很难从工作中获得快乐;一个人对工作勤勤恳恳,除了内心充实,也获得了周围人的肯定和好评。工作的成就感,内心的满足感,会让快乐的分量加重!
快乐从理解中走来。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你不是百元大钞,不可能人人都喜欢你。工作中有人欣赏你,有人贬低你;家庭中,有人理解你,有人埋怨你;朋友中,有人雪中送炭、雨中送伞,有人在你春风得意时簇拥逢迎,锦上添花,却在你落魄时,转身离开或落井下石。这些都不必纠结,欣赏你的人,让你内心愉快;批评、贬低你的人,让你发现不足,鞭策你成为一个更优秀的自己!对于你的家人,理解当然更好,埋怨也不必责怪,也许他(她)正累于工作或忙于焦头烂额的家事而着急上火。给他她一个抚慰的微笑或一个深情的拥抱,一切自会烟消云散。春风得意时,别把自己看得太高;落败时也别灰心丧气,即使所有的人都离你而去,你还有坚强、独立的自己。雪中送炭也好,锦上添花也罢,他们都让你看清了人心和人性。世界这么大,不同的人生经历,总会造就形形色色的人。重要的是,理解了别人,也就放过了自己,快乐的阳光自会普照心田……
快乐从宽容中走来。宽容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传统美德。清朝大学士张英,一封家书成就了一段六尺巷的佳话。战国时期,将相和的故事,至今在中华大地上传为美谈。张英的胸怀和见识,廉颇谦让、宽容的美德,让后人赞叹不已。心若大了,事就小了。为人处事不斤斤计较、宽容大度,快乐就会不请自来。
快乐从给予中走来。高尔基说:“给”永远比“拿”愉快。的确,做了一件好事,得到认可和夸奖,我们内心窃喜。我们给别人带来了方便,自己的内心也十分快乐,正所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但只有那些无私奉献的人们,他们的给予无目的性,不管别人是否夸奖、误会、回报,都会发自内心地欣喜,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快乐!所以只有这种不带功利性的给予,才不会有烦恼。
快乐从战胜伤痛走来。生活在这个世界,难免有身体的伤痛和感情的伤痛,身体的伤痛除医生的治疗外,还需要我们强大的内心去战胜;感情的伤痛,需要我们有阳光的心态。著名电影《音乐之声》,女主玛丽娅的经典台词“上帝为你关一扇门,定会为你开一扇窗”,激励了无数有志者,战胜了痛苦,从阴影中走了出来。当你战胜了伤痛,就会像脱掉湿淋淋的外套一样轻松快乐!
快乐从知足中走来。我们的不快乐大多来自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就苦闷,快乐的阳光就照不进心灵的窗子。古人云,欲壑难填。的确如此,现代人之所以焦虑不安,幸福指数下降,多是物质上不满足,攀比心太重导致的。老子的“知足常乐”思想,乍一看非常消极,但实际上辩证的应用是有益处的。对于当今社会中物欲得不到满足、焦虑不安的人们而言,这是一条最充满智慧的人生格言。
总之,快乐从阳光的内心走来,只有以阳光般的笑容,才会赢得人生的晴空丽日;只有以阳光般的心态,才会唱出发自心底的快乐之歌。
()
|
陕公网安备 61058102000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