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女,你喜欢过年吗?”和三岁侄女通话时突然想知道现在的小孩对过年有多期待。“过年有游乐场可以玩吗?有小猪佩奇、熊大、熊二灯展看吗?”侄女用稚嫩的声音问道。“当然,游乐场、南湖小猪佩奇过年会一直都在,还有咚咚锣鼓可以看……”“那我喜欢,我要过年!”侄女在电话一头立马兴奋起来。是啊,现在韩城人民的日子已是越来越红火,人们早已走过温饱阶段大步迈向小康时代,用老人的话说现在的小孩天天就跟过年一样。
一到年跟前总会想起小时候过年的事情,那时候一到腊月二十,家家户户就开始蒸“接ya馍”、“献ya馍”、“馄饨馍”、“寿桃馍”、还有捏馄饨等等,而像我这样十来岁的小姑娘就成了村里大人们眼中的“中流砥柱”,记得那时妈妈就会帮我应承下来村里各家捏馄饨的大事,我的捏馄饨行程会从腊月二十一直排到二十九。
捏馄饨听着枯燥无比其实不然,村里老奶奶、大娘们、还有一群小姑娘坐在炕上,围着篦子一手拿面片,一手从碗里快速捏合适的白萝卜馅放到面片上,然后将面片下半部分往上一折,上半部分往下一翻,双手的拇指食指分别捏住面片两端,同时向内90度转弯黏住,这样一个完美的馄饨就捏好了。一家捏下来一般就得半天时间,大家说说笑笑,从门口巷道估计都能听到大娘们爽朗的笑声,让人听着忍不住高兴,喜庆。而小男孩们一般都会负责给灶台烧火添柴,但他们大都不会像女孩一样有耐心,一会就跑出去玩闹起来。这时,妈妈们都会气得拿着笤帚把他们给找出来,然后在屁股上结结实实来两下,似乎只有这样,他们才肯安分些。馄饨捏完了,主家都会熬上一锅稀饭,炒上几盘小菜,就着白面馍馍,赶上馄饨蒸熟了,先端出来一碗,让大家尝个热乎的鲜。
就这样一直持续到年跟前,终于要过年了,特别记得每年除夕的晚上我总是睡不着,一夜能起来四五次,问妈妈天亮了没,妈妈迷迷糊糊地说还早着呢,赶紧睡吧,可我就是睡不着,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外面院子亮堂堂的,天怎么会没亮呢?但是怕“挨打”,我只好静静瞪着大眼睛,再摸摸床头大年初一即将要穿的新衣服,心里是更亮了!终于熬到了早上六点,妈妈要起床了,我也嗖的跟着一块起床,穿好我的新衣服,洗好脸,蹦蹦跳跳跑到村里,看看左邻右舍的孩子们都出来了没,早上六点到八点,是妈妈收拾屋子做饭、爸爸放鞭炮的时间,也是小孩子们炫耀新衣服的时间,顺便捡起地上没放响的鞭炮再放一遍。快到八点,妈妈们都会陆续站在自家门口把孩子们一个个喊回去,吃完饭再收拾一阵,就正式拉开了一年一度的走亲拜年大幕。在我家惯例大年初一拜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大年初二回娘家(去外婆家),大年初三就开启舅舅、姑姑、大姨、小姨等家拜年模式,小时候跟着爸爸妈妈翻沟越壑,俨然像个小跟屁虫,听着大人相互问候祝贺的话,顺带说一句你家姑娘都这么大了,长这么高了,心理真是美极了!
一路走来,过年的方式,随着经济发展等因素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从最早的步行到现在的小车代步,从最初的背寿桃馍走亲戚到现在的精美礼品或是红包,过年的形式一直在变化,但始终没变的是这份年味,是老百姓骨子里对过大年的热情与庄重!(轧钢厂 雷江花)
()
|
陕公网安备 61058102000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