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韩城西塬上,村东头的大路口,长着一颗巨大的大杨树,四个人合抱那么粗,从我记事起,它就是那么粗。路过的人,对古树赞赏有加,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们村的标志树。听年长者讲,这颗树大约三、四百年了,具体时间无人考证。经历了岁月沧桑,大杨树上部已枯死腐朽,但仍是方圆百里最大最粗的杨树。它高大挺拔,傲立风霜,见证了从过去到现在,特别是改革开放几十年农村的发展变化。
曾听父亲说过,七十年代时,这棵杨树比较繁茂,它的旁边有一老池,或许是离水源近的原因吧,杨树长的既高又大又粗,它伸展的枝条足足占了多半个篮球场大小,是农家从田里收工路过歇脚和孩童玩耍最爱去的地方。到了夏天,古树的枝叶宛如一顶硕大的伞,晴天是农家人避暑的天堂;雨天为村民遮风挡雨。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生产力落后,生产队收麦都是靠人工收割、牲口车拉运,十分辛苦。因大树不远处就是麦场,大树底下又是拉麦车必经之路,每年夏收都要在大杨树上贴标语,开始是用麦草泥抹在树上,外边上一层白灰,写上“精收细打,颗粒归仓”等标语。后来,随着时代发展变化,变为五色纸标语和在大树下设小学生岗哨,凡是从路上或地里捡拾到的麦穗,一切归公。一年收麦时间约一个月左右,亩产量不高,遇上下雨时间会更长。
那时,父辈们吃水全靠人拉肩挑,每天从大树不远处一口井挑水。大杨树就像一位长者,每天站在那里,树叶随风哗哗作响,好像欢迎每一位挑水者到来。天不明他们就担起桶早早排队,若迟了井里就没水了,而且水时清时混,大部分时间水质很差,得沉淀后才能使用。
大树旁边的老池,经过多次重修。开始时,是一个大的池子,雨水集中于此,由于小孩在池边玩耍不安全,八十年代进行了修缮,用灰土和石头砌起直墙、围栏。前几年,拆掉了原来的围栏换上了水泥底座和不锈钢的围栏。这一次次修建,大杨树都默默地见证着,老池的变迁,演示着社会的发展变化。
如今,我们村已是椒果遍地,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昔日的夏收已成为过去。多年前早已实现户通自来水,很少有人用担挑水。大杨树前的土路十多年前变为宽阔的水泥路,离大杨树不远的果椒交易大厅,在椒果成熟季节吸引众多客商远道而来。闲暇之余,这些客商游玩到此,每每对大杨树的高大和古老赞不绝口。时光变迁,在曙光中,大杨树如同站岗的士兵,保卫着祥和而又美丽的村落。
大杨树,愿你一切安好!(炼钢厂 焦亮亮)
()
|
陕公网安备 61058102000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