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扁担悠悠 岁月绵柔

2022-03-28 17:17    来源:炼铁厂    作者:陈丽琴

      “一根扁担俩箩筐,一头锅碗被窝,一头是孩子,举家老少跟在旁。”这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对挑着扁担逃荒的河南人的一段描述。我们家就是祖父用一根扁担从河南挑到陕西来的。这根至今珍藏在我们家中的扁担,浸透了苦难艰辛,见证了勤劳幸福,一头系着过去,一头连着未来。它已成为我们家的一种精神,时刻告诉我们责任和担当。

       一九四二年,河南发生灾荒,祖父用一根扁担挑起了所有的家当,带着一家大小四口人沿着陇海线涌进逃难的人流中。途中,断粮缺衣靠野菜树皮度日,夜晚便在荒郊野庙露宿,终于历尽磨难,在陕西省韩城找到了落脚点。没有房屋,没有土地,所有的家当就是一根扁担,两个箩筐。房东阿婆见不得逃难人的可怜,有时会给孩子一点吃食,可终究不是过日子的办法。祖母说,一根扁担能将一个家从河南担到陕西,也就能养活一家老小,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一条心,勤快努力,就会过上吃馍夹菜的“好日子”。从此,祖父就肩扛那根扁担,开始了四邻八乡送醋、卖醋的营生。每天天不亮,祖母目送祖父挑着空担子出门,晚上,数着不多的盈利,计划着一家人的日子和开销。靠着一根扁担和踏实卖力,一家人渐渐扎下根来,成为了说着河南话的陕西人。

       那一年夏天,祖父为了不耽误给房东家城里的木材店送醋,坚持在暴雨风寒中行走了两三里路,竟一病不起。祖父病重临走时,父亲和兄弟姐妹发誓要互帮互爱,并一起接过了祖父手中的扁担。作为家中长子,扁担自然就落在了父亲的肩上,父亲柔弱的肩上挑起了家的责任和长子般的父爱。

       一九六四年秋,父亲有幸通过中专考试,可家中却拿不出上学的学费。祖母和大娘取出扁担,告诉父亲“有扁担在就有学上。”祖母狠心杀了家中下蛋的老母鸡,在自家菜地里割了几把韭菜、摘了几斤辣椒、黄瓜和西红柿,凑成一担,天蒙蒙亮就赶到韩城老城,凑回整整五元零票。祖母蒸了几个稀罕的麦面馍,收拾好父亲的衣物、日常用具,准备了全新的被褥,又凑成一担,把父亲送去求学。一家老小的生计,还是一根扁担,大娘早晨用扁担将脏衣服挑回来,祖母在家洗干净、晾晒,大娘用扁担送走又拿回来。

       扁担悠悠,岁月长长。祖辈的扁担挑着生活的艰辛,对家的担当、对未来的希望。三年时间,父亲半工半读,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参加工作。随着家里二爸结婚和小姑出嫁,家中扁担的用处渐渐由主角变成了配角,可每到打夏收秋,父亲依然会将“扁担”请出来,意在潜移默化教育我们。记得有年夏天,当脱完麦子,天已很晚了,我赖在麦场不肯动身,缠着父亲把自己挑回家。麦堆旁,在母亲的嗔怒中,慈爱的父亲拿起扁担,小心翼翼把我放进了箩筐中。挑起箩筐的父亲和母亲慢悠悠走在田间小道上,一路欢声笑语,快乐洒满了那一片片麦田。

       这根扁担,用手掂起来毫不费力,但对我们家意义却十分深远。在逃荒路上,它担的是全家人的家当,是血脉亲情;在扎根之后,它担的是全家人的生计,是梦想希望。如今,我们过上了小康生活,它依然承载着记忆,告诉子孙后代,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勤劳踏实、责任担当,日子才会越过越好。在扁担的故事中,我和弟弟也都早早懂事,主动承担了许多家庭责任。全家人齐心协力,日子随着我们的辛勤努力,一路往小康的方向飞奔。

       那一年,企业效益不好,我的丈夫动了辞职的念头,也得到了我的支持。父亲听说后,竟然发了脾气,让我们想一想扁担的故事。我不解地问,“辞职与扁担有关系吗?”“没啥关系,我怕你上班久了忘记了家里的‘功臣’。从工人到技师,又到现在的高级技师,是企业给了你们学习、发展的平台,现在帮企业渡过难关,你们肩上就没有责任吗?莫让蝇头小利坏了门风。”父亲平静地说道。

       我若有所思,心有愧意,拿出一沓泛黄的照片,向孩子讲述我们家与扁担的故事。低矮的凳子上,孩子们听得出神。父亲看着我们,望着扁担,满脸沧桑的脸竟如孩子般一样灿烂……

  • OA系统
  • 企业邮局
用户名:
密 码: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建言献策 | 企业邮局 | 联系我们
行政管理部:0913-5182286 党群工作部:0913-5182082 品牌营销部:0913-5182135
  
版权所有 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2024 陕ICP备05004228号

陕公网安备 61058102000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