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轧钢厂板带作业区全员立足岗位,从创效益、消隐患、降中废等方面着手,坚持算好每一笔“降本账”,交出一份完美的“效益卷”。
账单一:切水板气缸底座改造创效益
轧线入口导卫切水板在气缸收缩到最小时,存在切水板不能完全打开的现象,造成抽辊困难和切水板脱落,从而延长换辊时间,影响生产顺行。针对此现象,技术人员经过现场测量分析,发现切水板气缸在收缩到最小时,切水板剩余2厘米在牌坊内侧,影响抽装辊。技术人员通过三维软件模拟,将切水板气缸前后耳轴均向上移动,在切水板板尖增加开口,可使切水板收缩到牌坊外侧,不影响换辊作业。通过这一改造,代替了原计划更换较大行程气缸的方案,不仅增加了作业率,而且可节约备件成本2.8万元。
账单二:原料跨滑线电源线改造消隐患
该作业区原料滑线电源箱刚好在热坯料上方中间位置,由于长时间高温烘烤导致电源线绝缘皮裂开,内部电缆粘在一起,易引发电气设备故障。电气人员在点检过程中发现了这一隐患。经过现场研究,决定利用检修时间切断损坏电缆,将主电缆抽回至远离热坯料区域,通过在原料跨西门上方滑线接口处安装接线柱,接上电源线。改造后,该区域电缆的使用周期增加了10倍,同时避免了设备故障及行车突然断电现象,彻底解决了安全隐患,可产生效益4万余元。
账单三:液压活套编码器底座改造降中废
该作业区精轧1#、2#活套是液压活套,能有效调节生产中的堆拉关系,保证产品质量。但是起落套的角度由编码器显示控制,原编码器安装在操作侧,距离热钢仅0.5米,作业环境温度高,加之电子产品不能用水进行冷却的弊端,导致编码器因温度过高频繁自我保护,同时也容易损坏,制约生产顺行。电气人员针对这一难题,现场攻关,把编码器直接固定改为向外延伸2厘米,重新加工一个固定底座,并将编码器直接固定改为间接,然后在编码器和固定底座外侧加装一个防护罩,同时增加少量的冷却水。改造后,经使用效果良好,不仅避免了岗位工或者维护工直接碰撞造成编码器损坏,减少了设备故障率,而且有效降低了轧废,综合可创效约6万元。
()
|
陕公网安备 61058102000140号